兄弟学校对办好外语特色的一些建议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3/16 20:20:16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一)、建立英语课程结构

    课程是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文化载体,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无论是反思本国教育的弊端,还是对教育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往往都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些国家都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际竞争实力的战略措施加以推行。课程对一所学校而言同样具有战略地位,学校的办学特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课程特色。 课程结构决定着人的素质结构,课程内容决定着人的素质内涵, “ 选择课程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选择未来 ” ,所以,课程改革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最深刻的教育变革。

    那么我们外语教学的课程目标定位应服从整个课程体系的价值规范,适应信息时代对人才外语素养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三方面: 1 、坚持技能训练领先的教学原则 , 不求加深求精通,不求冒进求扎实,使学生 “ 双基 ” 更牢固、技能更纯熟。 2 、加强确立教学训练指标的研究 , 对诸如词汇量及掌握要求、语法点、阅读速度、理解要求、听写速度、口语表达、写作能力、口头和书面翻译能力等方面的教学要求进行细化量化,正确量度和评价 , 体现三年教学的渐次提高。 3 、在新课程改革的带动下,合理安排课时,改革教材。对现有教材进行重新评价,并不断补充或选编新教材 , 计划在一年内选编或选定听力、口语、泛读的教材 , 累计英语总课时将达到部颁标准的 2 倍。通过上述努力,初步形成与综合高中办学思路相适应的、具有外语特色的课程安排。 1999 年广州市第 27 中学积极改革英语课程体系,开设了必修课、选修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建立了适合英语特色教学的课程结构

    这种英语课程结构以必修课为中心,在此基础上,根据学校的资源、社会的需求以及学生发展的需要,增开选修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选修课的教学内容作为英语学科知识内容的系统补充和深化拓展;综合实践活动则集中体现了学校的英语特色,它重视学生语言习得的输出,把书本语言的学习变成语言的实践,并让一些活动竞赛成为传统项目。其中协同课程是学校的传统特色课程。

    协同课程与《高中英语标准》相吻合,以强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引进“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综合课程”、“选修课”,赋予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以应有的时间和空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评价制度,开拓基础教育的新格局,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能较好地体现当前英语课程革新的理念。协同课程重视过程和实践,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外文化,学会独立思考,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促进语言的学习和运用。

    广东省进行高中新课程实验,高中课程方案的颁布为学校发展英语特色创造了条件。广州市第 27 中学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在保证课程的基础性与统一性的前提下,积极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 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分别对各年级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各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别需要,即他们在学习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时对英语学习未能得到满足的需要。结合本校所具有的英语教学的资源优势,包括 在校英语 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才能、校园文化生活、图书资料、信息技术设备等有利条件,确定英语作为校本课程的主要科目。 从而形成了既体现国家课程精神又具有学校特色的新的高中英语课程结构。

    学校现行的高中英语课程体系,注重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既关注社会的需求和突出学校的英语特色,也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学生在打好共同语言能力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能力爱好,自主选择扩展性学习,以进一步提高英语综合能力,拓宽视野,发展自己特长。如学校从高一开始就开设英语校本课程,三年内,学生在英语选修课中至少可获取 14 学分,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 在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中,学校作为课程决策的中心,作为一种开放的决策过程和变革过程,体现出参与、合作、民主和多样性原则,主动与英语课组的老师联系,召开课程研发讨论会,集中学校骨干教师,联合社区及家长学校的资源优势,聘请高校和相关研究机构的专家相互交流协调,进行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估。我们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对于各种教育经验的筛选与确定都是通过横向的交流渠道来完成,因而它除了教师、专家参与课程开发外,也鼓励家长和社区人士参与学校的课程建设,表达他们的教育观点和要求,使学校课程具有主动适应变革需要的机制和能力。校本课程开发是课程理论与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 校本课程在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的充分发展的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交往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重点。

    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作为英语特色的学校,教材的选用当然是其核心的体现。传统的教材强调它的纲要性、浓缩性和层次性。我们认为,以上两种认识均有可取之处,它们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上揭示了教材弹性的部分含义,在总体目标上符合教材改革要求,对于加强教材弹性建设是有意义的。但是,以此作为对教材弹性含义的全面概括似乎还不完满。这是因为,教材本身是一个发展概念,为了对教材弹性进行全面和科学的定义,还必须特别考虑到我们自身的实际及我们发展的方向。随着教材的发展,特别是包括音像、电子出版物等以及各种辅助教学用书在内的系列教材、配套教材的出现和发展,现代教材的概念,其内涵与外延都较之传统教材发生了根本变化。以为教材弹性仅仅存在于教科书内容之中的观念已经不合时宜了。教材弹性大小不仅决定于教科书,而且决定于同教科书配套使用的其他教材及其匹配方式等。教材弹性还应该理解为体现于课程教材建设的全过程。在课程教材建设的三个主要层次,即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的编制过程中,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对教材的弹性建设具有决定意义。例如,我国新近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中有关课程结构、课时安排、课程管理原则的规定;新编各科教学大纲在有关教学要求、教学内容、课时安排、评估考试的要求方面所增加的一些弹性规定。就是说,教材弹性在某种程度上是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由此决定了教材弹性含义的综合性与丰富性。

    课程改革前,学校以人教版《英语》和《新概念英语》作为必修课的普英教材。实施新课程后,学校改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 1 》—《英语 6 》作为必修和选修系列 I 的教材。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激发兴趣、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方式、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校根据英语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 自编自选 课改前选修课的教材和课改后选修系列Ⅱ的教材,适当选用国外教材和大学部分教学内容:由于教材涉及面广,知识内容涵盖率高,补充和丰富了课程教学内容,学生有机会接触学习多种不同类型风格的教材,有利于学生增大阅读量,扩大知识面,拓展思维,开阔视野。 (教材这部分的内容,可以就学校现有的情况进一步充实相关课题)

(二)、 创新教学方式

    一直以来,广州第 27 中学非常重视对英语教学的研究。 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高耗低效、少慢差费”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课堂教学通道单一、节奏缓慢、容量不足、缺少实践,学生只能“边学边忘”。再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缺乏兴趣,造成了中国学生英语难以过关的现实。也就是说,双语人才的培养仅以传统的英语教学是难以奏效的。 可以增加内容 因此,我们急需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一种能让学生进入英语情境,能用英语思考和交流的英语教学模式。所以在国内英语教学还普遍使用语法翻译教学方法时,学校己经采用以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为依据的听说法,其特点是“听说领先,读写跟上”,避免了学生在学习英语中出现的“聋哑症”。随着对英语教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对国外语言教学方法的了解和吸收,学校采用了“传意式交际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强调交际中意义的传递、语言的使用,听说读写并重,着眼于培养学生外语口头交际和书面交际能力。为了尽可能向学生提供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和更多语言输出的机会,英语课采用了小班教学 ( 两个行政班分成三个班 ) 的形式,聘请外教担任口语教学,为学生创造大量互动交流的语言实践机会。

    与特色课程——协同课程相应,我们广泛地将协同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策略体系来建设。在教学活动中,力求使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以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状态,从而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这与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及社会发展的需要,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注重对受教育者潜能的开发,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可以说,协同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思想、目标要求的一种有效途径。我们强调协同教学的内涵,主要注重这样两层意思: ① 协同教学追求的价值观是人的自身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统一。因而协同教学要求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在基本素质获得和谐发展的基础上,个性能够获得充分发展,这是我们“合格加特长”的目标。 ② 协同教学所运用的主要策略是从调控教学系统结构诸要素的关系入手,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创设和谐的教学条件和氛围,实现教学的整体优化。 在教学活动中,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为核心,注重对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知情意行和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和谐地发展。

    目前,学校根据新课程改革精神和《英语课程标准》,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采用“任务型”教学以补充协同教学,同时以学生为主体创设语境,高容量、高密度地进行语言训练,并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讨论、调查等活动,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这既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使他们加强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学会创造性地使用语言。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关注每一位学生,加强个性化教育,体现人文关怀;有利于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师生的双向交流、互动,从而更好地达到《高中英语标准》中提出的要求:“教师要创设各种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的师生交流渠道。”

(三)、打造英语教师队伍

    对一所学校,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学校教育。实施优质教育,拓展教育资源,重视人才开发,其核心都是为了释放学校发展的巨大能量。因此,为骨干教师成长创造条件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对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具有良好素质并有一定特色的教师队伍,是特色办学的力量源泉和重要保证。在特色办学中,广州市第 27 中学十分重视英语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立足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对他们给予全方位的尊重,为教师们提供表演的舞台和发展的平台。一方面,学校为骨干教师尽可能地创造展示才华的条件,在行政管理、教学把关、青年教师指导、教育科研和班级带领等方面,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另一方面,学校为青年教师配备指导教师,让他们“结对子”,使青年教师尽快成熟、脱颖而出。在业务培训上,学校不断输送教师参加国内外各种层次培训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我们认为,对学校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鼓励教师积极从事教育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师素质的提高、带动教育质量的提高,带动学校管理科学水平的提高。在教育科研过程中,学校强调要从研究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入手,以骨干教师为课题研究的带头人,广泛发动全校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形成了教师广泛参与教育科研的良好氛围,进而形成一批具有一定价值的研究成果;对学校骨干教师队伍的培训,同时要以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和信息技术等现代教育教学技能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发适应于社会和教育发展需求的内容与方法,以应适应当前和未来教育的发展需求,促进广大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应引入反映当代国内外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改革实际的最新成果,以保证教师继续教育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以利于教师开拓视野,更新教育观念;特别是办综合高中以来,我们在 加强对外交流,组织教师学习和听课,开阔眼界,提高综合素质,加强英语课堂教学理论研讨,实现计算机与英语学科的整合,探索轻松教学法等先进教学法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开展大量且富有成效的工作; 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我们特别注意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这样作,既为学校办好优质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又可在使用过程中培养和发现一批干部。因此,要在转化上做文章、下功夫。当前发展教育资源的主要问题是一方面是人才资源开发不够,另一方面人才资源浪费也十分严重。加快人才资源建设,大力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是学校发展的当务之急。这是加快学校发展的不竭源泉,是 27 中学校发展的后劲所在。

    目前,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英语教师队伍。高中英语教师 13 人,全部本科以上学历, 3 人获硕士学位,其中特级教师一人。他们都具有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口试考官资格,专业知识扎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业务能力,勇于开拓进取、不断学习,乐于研究,善于反思,有些还具有专家型教师的潜质:其中一位是市“百千万人才工程”名师培养对象,一位是市中学英语教研会理事,一位是区中学英语教研会负责人,一位是市中学英语中心组成员,三位是教师职称评定的中评委。学校还选派多名骨干教师先后前往英国、新西兰深造学习。具有硕士学位的特级教师李洪奇是《中学生英语》特约编者,是广州市教师继续教育的授课教师。一批教师的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获区以上奖励或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一批课件在区“多媒体教育软件评比”中获奖。几位教师承担的广州市高中英语新课程研讨课,得到了省、市教研室领导、专家和同行的肯定和好评。一位教师被评为“广州市中学英语高中课程改革工作先进个人”,英语科组被评为“广州市中学英语高中课程改革工作先进单位”。这支高素质的英语教师队伍是学校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四)、凸显英语文化氛围

    学校英语特色不仅体现在课程、教学等方面,还体现在校园环境中。广州市第 27 中学注意发挥校园的隐性教育功能,努力凸显英语特色的校园环境,营造浓 浓 的 校园英语 学习氛围 ,感受多元文化魅力。

    首先形成了学校日常学习生活的“六组”形式: 1 、英语编故事小组 —— 以班为单位,科 任 老师为指导老师。以课本的单词、句型、对话为主要内容,将课文内容改编成一个小故事、并自己配上图、做成故事书。每学期平均每班出版 5 本故事书。 2 、英语课本剧表演小组 —— 以课内或课外的短剧为主要内容,也可以是自写、自编、自改的英语剧,有计划地进行排练、表演。 3 、英语手抄报编辑出版小组 —— 学生自行查找内容、自行设计版面、自行抄写,定期出版。 4 、英语读报小组 —— 指导阅读《 21 世纪英语报》《英语学习报》、《广州英文早报》等。每学期选出读报小组之星。 5 、英语歌曲演唱小组 —— 以低年级的学生为主,由专人老师负责,学习英语歌曲演唱。每学期不少于 5 首英语歌。儿童节、艺术节、读书活动月登台表演献艺。 6 、英语广播员小组——由校英语活动中心组织挑选成员,形成学校广播站的特色广播栏目板块。以这六组为主要的英语活动形式,贯穿到整个学校的英语学习计划中,形成组与组,班与班,年级与年级间的竞争互动。

    为了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校园里设有英语长廊、双语《中学生守则》,到处可见配上双语名人名句的优秀学生作品、双语标语、双语指示牌、双语楼名室名, 双语名言、警句、树木名称; 走进校园,会听到值日学生用流利英语表达的亲切问候语; 利用学校广播,丰富校园英语视听,每天中午 10 分钟的“英语天天说”活动,英语小主持可教大家一句话、常用单词,或放英语光盘,听英语歌等 ; 开设学校、班级英语角( English Corner )。每周一次,由学生办英语小报或是贴上相关学习内容(如日期天气等);利用校园网、班班通开设英语栏目。学生可把自己喜欢的小谚语、歌曲或学英语的好方法,以发贴子的形式发给大家,达到资源共享; 定期更新的英语宣传橱窗,展示着同学们与外国学生联谊交流、参加 CISV 国际儿童夏令营的照片,以及学习体会经验介绍、获奖的英文手抄报等。橱窗的主题形式多姿多彩,体现着学生较高的英语运用能力; 利用各种节日制造英语情景。如:学校每年开展的科技艺术节、“六一”儿童节、 国庆节、元旦、教师节、母亲节等,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学习相关单词或句子,拓宽单词量。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届时,学生们可用英语合唱、英语课本剧、演讲等形式向学校和家长汇报 ;定期聘请外交做客座教师。如:过圣诞节等节日,与外籍教师开 Party 、做游戏等。实行英语考级制度。制定考级方案,定期评出英语小明星、英语星级班,学校发放证书。 整个校园洋溢着浓浓的英语文化气氛,真正做到环境育人,体现出学校的办学特色。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及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广州市第 27 中学的英语特色在不断凸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近年来,学校的学生参加广州市英语技能竞赛,均获团体第一名;参加亚太地区英语竞赛,一位同学获一等奖,七位同学获二等奖,七位同学获三等奖;参加中央电视台第四届“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获优胜奖;参加第二届广州英文早报中小学生极速阅读大赛,获优胜奖。本校高中毕业生参加全国高考的英语成绩,其平均分以 E 组生源超过了 C 组;高中学生 100 %通过《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取得证书。学校以英语教学为龙头,带动其他学科教学,以点带面,进一步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整体工作的提高。学校被授予“市一级学校”、“市绿色学校”称号;是区“九五”期间继续教育先进单位,广州大学外语学院的实习基地,多次被评为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