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曹县三桐中学欢迎您 > 李校长与季羡林先生 > 正文
季羡林与一位民办校长交往传奇
作者:admin    亲近大师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3/16       ★★★
       “所谓大学者,并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20世纪30年代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名言影响至今。何谓“大师”?蔡元培先生曾这样评论:“大师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无疑,大师历来是受人尊敬的,因为他们是学术精湛的化身,是德高望重的代表。只有不断接近大师,发扬“大师精神”,才能培养出具有“大师精神”的人才。
    季羡林学贯中西、笔耕一生,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的《季羡林文集》。他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被评为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他在海内外都享有盛誉,更是被国人尊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温家宝总理景仰其人品,对他这样评价:“先生苦学不倦,笔耕不辍,著作丰厚,学问深刻,用力甚勤,掘发甚广,实为人中麟凤。先生待人真诚,行事正直,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尤为人之楷模”。
    也许您不会想到,这位国宝级大师,竟与我市曹县一位民办三桐中学校长李同岭,从陌生、相识、相交,产生了一种“大师”与“平民”的深情厚谊。请看——
 
季羡林与一位民办校长交往传奇
通讯员  徐振元
     2009年7月16日,曹县三桐中学校长李同岭,坐上飞速奔驰的火车,千里迢迢赶赴北京,向季羡林老先生吊唁,并参加了19日的遗体告别仪式。这所民办校长,为什么对季老怀有如此深情?为了一探究竟,在他赴京前,记者专程采访了这位民办校长。
   “ 让学生 知道大师,了解大师,亲近大师,感受大师,领悟人生,让大师为我们导航——不再只是短视的教育,没有星点铜臭的气息,志存高远,德秉四方,这是我们的办学理念。”曹县三桐中学校长李同岭这样阐述他的办学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他开始了与国学大师季羡林的几次交往。
    谈起季老先生,李校长反复说,先生的人品、学养、境界,的确是非一般人所能企及,先生太让我感动了,太让我感动了。
    是什么让我们感动?李同岭校长深情地谈起了与季老的交往。
“攀”上大师订校训
   “我在曹县文化局工作多年,深知文化精神的作用。当时学校刚搬到新校区,需要题写校训,我突然间想到了季羡林先生。我们办的是平民化学校,而季先生是‘平民’大师。所以,在2004年8月10日,便冒昧地给季老先生写了封恳请题写校训的信。”
    李校长动情地说着,陷入了往事的回忆中。
    2005年11月9日,李校长在北师大参加校长培训,与季老秘书李玉洁女士取得了联系。李女士说,先生已写好校训,只是有一点疑问,要当面说说。
  “哎呀,没想到啊,先生是这么平易,这么认真、严谨!”李校长不停地感叹着。
    2005年11月9日,说好下午三点可以拜见季老先生,可李校长下午两点便带着三桐中学的照片和文字简介在北京301医院等着了。
三点,由李玉洁女士领着,来到了季老的病房。
  “山东老乡来看您了,就是请您题写校训的那位校长。”
  “欢迎,欢迎!”季老自然而真诚地表示着欢迎。
   “您九十有五,思维这么敏捷,还在著书立说,笔耕不辍,真是了不起的大师,我们山东人的骄傲啊!”
   “大师谈不上,只是还不算太糊涂!”季老先生谦逊而又平实地说。
    这时,李玉洁老师打趣地说:“见了老乡又不谦虚了啊!”
    季老听了呵呵地笑起来。
  “你们的校训啊,我已写好了,只是觉得‘做人、求知、奉献’,口头讲还可以,但作为文字写出来还需斟酌。‘求知、奉献’无可非议,但‘做人’有歧义。做什么人啊,有好人坏人之分啊!”
   “您老给我们斟酌一下吧”,当李校长提出这个请求时,季老先生是满口应允。
何止是“还不算太糊涂”!季老先生清晰的思维,严谨的治学,高尚的人品由此可见一斑。
后来,季老先生提出可以用“做好人,求真知,作奉献”作校训。但季老又同时提出,从寄寓民办学校发展,从培养人才的角度,不如用“尊师重道,薪火相传”更好。
    当看到三桐中学的办学简介和有关照片时,听取了李同岭关于学校情况介绍:学校占地面积170亩,总建筑面积40000余平方米,总投资8000余万元,拥有固定资产5500余万元。现有高、初中两个校区,7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658人,教职工288人。
   季老先生十分高兴,连声地赞叹:“很了不起,民办学校办到这样的规模,有这样的成绩,很了不起!以后,我还要更多了解你们办学的情况。”
“贡品•木瓜”传乡情
   2006年1月12日,是农历腊月二十四,李同岭校长带了两盆菏泽牡丹、四盒耿饼、两个木瓜去给季老先生拜年,并取回先生已给重新写好的校训。
   季老先生看到我带去的菏泽特产高兴地说,“牡丹是菏泽的标志,木瓜、耿饼都是曹州的特产,耿饼还是贡品哪,我可是享受皇帝的待遇了。”季老先生的幽默让在场的人都笑了。
   当李校长说到木瓜是我们学校自己校园种的木瓜树上结的果子时,先生说“那就更有意义”了。先生拿着木瓜,像孩子似地使劲地嗅啊嗅。那一刻,什么叫朴拙,什么叫天真,什么叫真性情,还用得着诠释吗?
   看着季老先生嗅木瓜的照片,听着李同岭校长的讲解,我们都被感动了。
近年来,学校引种了一些特色树木。有近400年树龄的柿子树,庞大的树冠上九十月间挂着累累硕果;有300年树龄的木瓜树,那诱人的、椭圆形的万寿瓜带给人一种美的诱惑;更有在黄河流域成活第一例的亚热带树种香樟树,四五月间会开满圆锥序状的黄绿色花儿,香气溢人。还有八月金桂飘香,春月白玉兰、紫玉兰竟相开放,牡丹、芍药盛开时更显校园华贵。特别是那几棵挺拔茂盛的梧桐树会给人以梧桐育成林飞出金凤凰的遐想。
季老书屋香校园
  “我每次聆听先生教诲,每次读先生的书,都是经受一次非同寻常的洗礼,它能冲刷掉我内心深处的浅薄、懒惰、世俗、功利甚至冷漠。为请大师走进三桐,让三桐每一位师生亲近大师,我校决定筹建季羡林书屋,恳请得到您老的大力支持。”2007年3月,李同岭提笔向季老写了这封求助信。季老十分爽快地答应了,并亲笔签名了《季羡林文集》24卷相赠,学校已作为镇校之宝珍藏于书屋。季老还安排了他的秘书李玉洁教授具体帮助,书屋在筹建过程中还得到了北大教授王树英老师,山大博导、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蔡德贵老师等鼎力相助。海内外知名书法家欧阳中石亲自题写“季羡林书屋”五个大字。青年雕塑家纪峰为季老雕塑了两尊季老十分满意的雕像,一尊在北大图书馆,一尊就在这三桐季老书屋。
   现在走进这个书屋,只见6000多册有关季老的图书,把四架樟木书橱排得满满当当。周围墙壁上,悬挂有季老从求学到教书、从青年到老年各个不同时期的学习、生活、工作照片46幅。季老的半身雕像,安放在书屋入口处,供师生瞻仰凭吊。书屋有专人管理,常年对师生开放,已成为学校师生“学习大师,升华人生”的重要基地。
季老有次在见到李同岭时,谆谆告诫:高等教育已走向大众化,你们作为民办学校,更要坚持为民办学,走平民化办学之路。按照季老指教,学校 把“办平民化学校、育创新型人才”做为办学定位,坚持不懈地为越来越多的农民子弟提供求学机会三桐中学一直坚持“低收费、严管理、高质量”,对贫困生实行“减、缓、免、补”,不让一位同学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仅有2005年—2006年学年度就为贫困生减免学杂费达86万余元,全年发放奖学金18万余元。  李氏三兄弟被人们传为佳话:李志攀、李志然、李志向都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家,靠三桐助学金读完三年高中,老大李志攀 2001年以624分的成绩考取兰州大学实用物理专业,大学四年连年专业第一,获国家奖学金,2005年免试进入北京大学核物理专业硕、博连读班,2008年以公派身份出国交流;老二李志然 2004年考入兰州大学,现在兰大读研;老三李志向, 2005年考入云南理工大学,现正在校读本科。范明瑞、范洪敏、范明运三姐弟2003年同时考取本科,范明瑞在中国海事大学攻读双学位,现在中石油工作;范洪敏现在中科院攻读研究生;范明运现在一家外企任高管。
 
专题网站励后生
“我们心中,存着您辞不掉的桂冠            
         看包的老头
         冠世的硕儒
         平民的大师
          难以企及的成就
         就这样相反相成,也是绝美的风流
某些所谓大师的绯闻
            您绝对没有
         沽名钓誉的追求
            您视作粪土
          抄袭门的欺世盗名者
            面对坚辞三顶桂冠
                   为什么竟不知羞
          当您,痛快地答应了我们的请求
         当您,天真地拿起我们学校自己产的木瓜
               动情地往鼻子上嗅
          高高在上,装腔作势
               只能是另类人的专有
                钱文忠先生说,最后两个月,您很幸福
                儿子守在身边,天伦悠悠
                朴拙归于天真
                 辞冠归于自由
                 荷塘清韵的感觉
                          唉,为何竟不长久?
 
           我们心中,存着您辞不掉的桂冠
                    仁者情怀
                       长者风度
                           学者风骨”
 
   这是曹县三桐中学语文教师祝贵春撰写的怀念季老的诗歌,发表在曹县三桐中学创办的季羡林专题网站,被不少网络媒体和平面媒体转载。
   为了亲近大师,弘扬大师精神,以大师精神为引领,锻造一流品牌学校,针对目前网络盛行、师生都喜欢上网的现状,李同岭校长迎合师生需求,决定创办一个季羡林专题网站,为师生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他把这一任务交给本校的网络信息中心,几个计算机教师经过几个月昼夜苦战和反复修改,于2007年8月制作成功了学校网站和季羡林专题网站。
   打开季羡林专题网站,在高山流水的背景音乐中,通过照片、文字、视频,可以看到季老这位学界泰斗、人中麟凤、人之楷模的传奇人生,可以浏览季老青年德国留学和作为国学大师赴外国访问的风采,可以阅读大师关于读书治学、关于交友人生的辉煌巨著,从而启迪人们树立崇高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及美好的人生理想。
   季老网站自开通以来,已在校内外引起广泛反响,总访问量达二十万人次,论坛留言近百万字。有位名为“季老小徒”的网友老师在三桐论坛发表评论,说通过这个网站,使我了解了大师生平,阅读了大师著作,从中感悟了大师乐观向上的精神和豁达的人生态度,尤其是“文革”期间的那段经历和感受让我最为感动。
   常言说“名校的一半是文化。”季老说:“名校不是在用哪个教师教育学生,而是靠学校键康高尚的文化氛围感染学生。”在大师这一思想引领下,三桐中学建起了藏书30多万册的图书馆和“季羡林书屋”、“冯其庸书屋”、“艺术品陈列室”等,书屋内有先生雕像,墙上挂着各位大师不同时期的生活照片和题字及所赠书画作品。书架上摆放着他们的所有巨著。学生在里面可以得到人文的熏陶,艺术的陶冶。在与大师的“对话”中,个人素养、艺术品位都得到了提升。
此外,学校还精心打造了班级文化、宿舍文化、制度文化;强化了建设课余文化——集体性比赛,课外专业小组、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突出了学科文化,比如语文组的“作文强校”战略;还为学生搭建了网络文化平台——有自己的校园网,网上有校长寄语,学生吧台等;有深受赞誉的国旗文化——国旗下宣誓,班级国旗护卫队等,还有渗透在生活细节和学习环境中的“养成教育”,润物细无声般培养出一派大家风范…

   结束了对曹县三桐中学李同岭校长的采访,我在想,到底季老先生的什么感动了我们?是不是就是那种有大师成就、大师风范却没有所谓大师架子的平民化作风!是不是就是那种难得的真人品,真性情!

 

 

亲近大师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文章亲近大师:
  • 下一文章亲近大师: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Copyright © 2017-2020 山东曹县三桐中学. All Rights eserved
    地址:山东曹县青岛南路西侧 邮编:274400 电话:(0530)3316580
    网站建设:孙超 鲁ICP备20003858号 邮箱:cxstzx@126.com